首页老笔杆提升领头雁系列工会文章2023.11.07本报全媒体记者蔡宇飞:用辛苦指数换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【智品文库】
公文智多星

文档

60853

关注

0

好评

0
DOCX

2023.11.07本报全媒体记者蔡宇飞:用辛苦指数换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【智品文库】

阅读 930 下载 0 大小 13.25K 总页数 2 页 2024-06-02 分享
价格: 5 智币
下载文档
/ 2
全屏查看
2023.11.07本报全媒体记者蔡宇飞:用辛苦指数换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【智品文库】
还有 2 页未读 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
1、本文档共计 2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。
劳动时报2023年/11月7日/第001版用“辛苦指数”换职工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-记“全国工会系统先进工作者”黄胜军本报全媒体记者蔡宇飞2006年,刚调入余庆县总工会的黄胜军板凳还没坐热,便收拾行装,到省级二类贫困村魁龙村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,开启了他长达17年的帮扶历程。2016年,在黄胜军的带领下,魁龙村因地制宜、盘活资源、争取资金,以“三通”工程为抓手,聚焦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积极发展生态种养殖业等,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前两年实现脱贫出列。2018年,黄胜军转战下里社区,继续为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出谋划策:2022年,下里社区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57万元,纯利润113万元,成为余庆县唯一的村级集体经济破“双百万”的社区(村)。17年来,黄胜军扎根基层,心系群众,用脚步丈量魁龙、下里的山山水水,“走田坎、跨门槛、进心坎”,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数”换来职工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,用奉献和实干诠释了工会干部的责任与担当。今年55岁的黄胜军,在余庆县总工会历任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、经审委主任等职,他扎根基层工会,用累累硕果彰显了新时代工会干部的责任与担当,先后获得“余庆县优秀共产党员”“遵义市优秀工会工作者”“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优秀工作者”“贵州省总工会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”“贵州好人”及贵州省“最美劳动者”等荣誉,今年,“全国工会系统先进工作者”的荣誉又给他的职业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“黄主席是我们老百姓的·贴心人’。”魁龙村半坡组村民唐武明说,“当年我们一家人年平均收入不足900元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自从黄主席驻村帮扶以来,带领大家大力发展生态种养殖业,我家用工会帮扶资金1万元修了羊圈,买了20头羊子,收入逐年增加。修高速公路需要搬迁,为了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,黄主席帮我们跑前跑后,向林业部门、交通部门等协调资金150多万元,硬化和绿化了居住环境,我们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”据魁龙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黄连军介绍,近年来,在黄胜军和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,先后协调、筹集资金4700余万元修建旅游公路15公里、400多万元修建通组路20公里、30多万元解决村民饮水问题,协调供电局更新线路设备解决村民用电问题、协调省科协帮助村集体种植“五月脆”李子420亩,今年预计可实现年收入120万元。“只有路通、电通、水通,各种产业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,现在的好日子离不开黄主席和驻村工作组的帮扶。”黄连军说。“黄主席是一个对工作非常较真的人,为社区乡村振兴工作出了很多‘金点子’。”在下里社区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刘胜文的眼里,黄胜军工作很务实,经常深入社区群众中,为大家排忧解难。通过对民情的了解后,他帮助社区确立了“党建引领发展”的思路,根据下里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有利条件,打造了以“建筑工程公司”“公司+农户”“惠民超市”“农贸市场”等为主体的社区集体经济平台。17年来,黄胜军两头兼顾,在搞好驻村帮扶的同时,切实抓好本职工作。坚持做好职工维权服务,牵头编写《工会法律法规政策选编》《农民工维权手册》等资料,累计发放普法资料5万余册,开展普法宣讲100余场次。积极推动建立职工维权网络,自2007年起,率先在村(社区)设立村级职工(农民工)维权帮扶站点71个,乡镇(街道)维权站10个,组织聘请县乡村三级维权联络员152名,2009年联系建立深圳、温州、昆明等异地工会维权服务站,并通过网络成功第1页共2页办理多起职工维权疑难案件,共为职工(农民工)追讨损失及赔偿1000余万元:坚持做好宣传与劳模选树工作,2006年牵头建立贵州工会系统第一家县级工会网站,2020年开发建立余庆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教育网络阵地,开展各类宣讲165场,开展“劳模上讲堂”活动60期,组建劳模宣讲团3个。推荐选树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、省(部)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名、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1名,贵州省“最美劳动者”93名,创建“劳模(工匠)创新工作室”9个,申报市级劳模疗休养基地2个,培育“遵义工匠”12人:坚持做好帮扶救助工作,主持制定困难职工动态帮扶管理制度、退出审核机制等,推动帮扶救助工作实现规范化、科学化、常态化。先后带队走访调查困难职工1000余人,审核发放帮扶救助资金500余万元。此外,他还累计个人捐助10余万元,资助8名困难农民工子女完成高中至大学阶段学业。“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干部,就是职工群众维权服务的‘贴心人’、解急救难的‘热心人’,更是践行时代使命的‘工会人’。”黄胜军说。第2页共2页
文档评分
   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
  • 0
发表评论
返回顶部